课题组概况

历史沿革

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磁浮中心”)成立于2001年12月,并于2005年4月通过科技部验收。该中心依托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旨在整合国内优势力量和资源,推动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装备的国产化研究,成为我国磁浮交通技术研发、试验、产业推广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

2012年7月,随着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的重组,磁浮中心的依托单位由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为同济大学,并建立了以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这一变动为磁浮中心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学术和管理支持。

磁浮中心主要面向磁浮及轨道交通工程领域,拥有一支技术队伍,涵盖磁浮交通各个专业领域,具备较强的工程应用研究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技术队伍不仅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具有集成优势,同时在中低速磁浮技术上也展现出强大的整体竞争力,形成了磁浮系统技术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在悬浮导向、运行控制、线路轨道技术以及综合交通规划等方面,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磁浮中心的主要业务内容包括:

1、技术研发与工程化研究磁浮中心持续进行磁浮交通领域内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研究,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为磁浮交通技术发展提供成熟的配套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推动相关领域科技进步及新兴产业发展。

2、高质量人才培养磁浮中心专注于为磁浮交通领域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同时,结合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的全球竞争力

3、开放服务与技术咨询磁浮中心实行开放服务政策,接受国家、行业、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与试验任务,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助力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

4、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通过工程化研究和规划设计优势,磁浮中心积极开展国外磁浮交通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创新,成为我国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托。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磁浮中心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研究任务,并为上海磁浮线提供了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这一过程中,磁浮中心积累了大量的共性技术,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咨询服务,并在大型成套设备运行维护、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此外,磁浮中心还在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服务方面逐步形成了特色,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实施,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标准制定。

磁浮中心拥有多个领先的技术平台和设施,包括: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运行1年)磁浮技术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已运行3年)国内唯一最长线路且运行条件最为完备的1.5km高速磁浮综合试验线(已运行18年)国内唯一的常导高速磁浮车-轨磁力耦合振动试验平台(已运行5年)

这些技术平台和设施使磁浮中心在磁浮交通领域处于技术主导和行业领先地位,并在磁浮质量基础设施研究和行业标准制定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展示了其在全球磁浮交通领域的技术影响力。